
在求職季,簡歷上的一張照片,往往比想象中更具影響力。尤其對于從事室內設計、建筑設計等創意行業的人來說,形象往往代表著專業度與親和力的平衡。最近,一位從事室內設計方向的求職者就在筑招網上發文,表示自己履歷內容充實,設計作品也完整,但面試機會卻一直不多,她開始懷疑問題出在「照片」上——看起來太嚴肅,給人一種難以親近的感覺。
?
這位網友從九月初開始積極投簡歷,目標是室內設計助理或軟裝設計師崗位。她自認為履歷寫得不錯,設計作品也精心排版,還使用AI工具優化了排版與色彩,但從投出的數十份簡歷中,獲得面試機會的比例只有兩到三成。直到朋友指出:“你這張照片太有距離感了,看起來不太像搞設計的人。”她才意識到問題可能出在形象上。
?
原來,她使用的是大學畢業時拍的學士服照片。當時天氣炎熱、拍攝匆忙,她面無表情,加上學士服的正式感,讓整張照片顯得“僵硬又兇”。雖然她自己也覺得這張照片不太自然,但因為懶得重拍就一直沿用。如今在求職屢屢碰壁后,她開始認真考慮要不要換掉。
?
針對這個話題,不少人事和面試官也分享了自己的看法。一位建筑設計公司的HR表示:“照片不是錄取的關鍵,但確實會影響第一印象。尤其像設計行業,客戶溝通很多,如果照片顯得冷淡、不自信,人事可能潛意識就覺得候選人不太適合前臺展示類崗位。”另一位人事也提到,他們在篩選作品集時更看重整體排版和視覺感受,但若簡歷照片“太不合氣質”,也會影響印象分。“不是外貌歧視,而是整體形象要與崗位相符,設計崗位尤其如此。”
?
也有人強調,照片不能太隨意。“我遇到過應聘者用自拍照、旅游照的,背景雜亂、表情浮夸,這種直接PASS。就算作品很好,也說明他不夠重視細節。”這在講究審美與專業感的室內設計行業尤為重要。HR指出,好的職業照片能體現設計師的態度與品味,讓人一眼就感受到“這個人做事靠譜”。
?
一些網友也給出了實際建議。有室內設計師表示,自己去照相館重拍后,面試機會明顯提升。“我請攝影師幫我拍了幾張不同風格的職業照,有微笑的、自然的、偏文藝一點的,最后挑了一張最符合‘設計感’的,效果很好。”還有人推薦使用自助快照亭,“便宜又方便,不喜歡就重拍,不需要面對攝影師,拍得也更自然。”
?
事實上,在室內設計行業求職中,照片確實可以成為“加分項”。它不一定決定你能否被錄用,但卻能在對方翻閱大量簡歷的幾秒鐘里,讓你顯得更專業、更有親和力。HR普遍建議:照片要清晰自然,服裝整潔,表情柔和,背景簡潔。對于設計類崗位,略帶風格化的構圖反而能體現個性。
?
總結來說,履歷寫得再好,如果“第一印象”讓人感到距離,依然可能影響求職結果。尤其在重視審美與溝通的設計行業,一張能傳達自信與專業的職業照,或許正是打開機會之門的第一步。
【觀點僅代表作者,不代表本站立場】
掃一掃添加微信
使用小程序
使用公眾號